a1Character.AI 致力于情感型人工智慧,资本关注不减。
(前情提要:ChatGPT 捧红了AI 赛道!当前必知的 4 个「AI 概念」区块链项目)
(背景补充:AI加上Web3,必定成为牛市热点?先锁定具体趋势和机会)
本文目录
最近,AI 圈风波不断。顶流 ChatGPT 今年 6 月首次出现流量下降、AIGC 顶级公司 Stability AI 的老板 Emad Mostaque也被曝出窃取他人技术成果、拖欠员工工资、学历和工作经历造假、夸大公司收入等丑闻。
然而,起起落落,实属正常。ChatGPT 推出 iOS 和安卓版应用程式,微软也宣布 Bing Chat 将登入 Google 和苹果等第三方浏览器,AI大模型遍地开花、盛况依旧。
而另一家 AI 公司 —— 资本热捧的新秀 Character.AI 正在与投资者洽谈新一轮融资。今年 3 月份,该公司就已经在知名风投公司 Andreessen Horowitz 领衔的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 1.5 亿美元,估值达 10 亿美元。
这家由两名前 Google 员工创办的公司早在去年 9 月就推出了其软体的早期版本,允许使用者建立聊天机器人并与之互动。这次新融资将能帮助 Character.AI 应对其聊天机器人需求的飙升。
在 AI 被质疑资本泡沫的行业乌云下,新创公司 Character.AI 何以仅凭聊天机器人就突出重围,其技术团队与产品特色值得细品。
延伸阅读:Google Bard 开放支援中文!三大AI聊天机器人,哪个最受用户欢迎?
01. 不到 30 人的团队,上千万个聊天机器人
与 ChatGPT 相似,Character.AI 也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应用,支援网页版与行动端。但不同之处在于,Character.AI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。
创办人 Daniel De Freitas 还是个孩子的时候,就对虚拟朋友这一概念很感兴趣。
他与 Noam Shazeer 在 Google工作的时候,基于 Google Research 发明的 Transformer 架构研发了聊天机器人 LaMDA。但是Google考虑到品牌风险的问题,LaMDA 并没有释出出来。他们希望将该技术分享给尽可能多的人,故而创办了 Character.AI。
有些使用者甚至说,Character.AI 就像他们的心理谘询师一样。Character.AI的最大优势是它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产品设计,使用者可以完全订制自己的 AI 聊天机器人来缓解孤独感,这比我们之前介绍的 Inflection AI 推出的 Pi似乎更胜一筹。
5 月 23 日,这款人工智慧聊天机器人平台的行动版面向全球 iOS 和安卓使用者推出。在最初的 48 小时内,这款应用的安卓下载量就超过了 70万,超过了 Netflix、Disney + 和 Prime Video 等顶级娱乐应用。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获得了超过 170 万的新下载量。
在应用程式释出之前,网页应用每月访问量超过 2 亿次,使用者每次访问平均花费 29 分钟,该公司表示,这一数位比 ChatGPT 高出 300%。该公司补充说,迄今为止,使用者已经建立了超过一千万个自定义人工智慧角色。
值得注意的是,Character.AI 的创作团队不到 30 人。
最近,Character.AI 推出了高阶服务 c.ai+,提供了与 ChatGPT Plus类似的一系列特权,比如更快的响应时间,在使用高峰期间访问,以及提前访问新功能。
它还宣布与 Google 云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以建立和培训其人工智慧模型。该公司表示,这笔交易将使这家新创公司使用 Google 云的张量处理器单元 (Tensor Processor Units) 来更快、更有效地训练和推断 LLM (大型语言模型)。我们也期待看到它的进一步提升。
02. 专属虚拟朋友圈
如果你可以从一千万个而不仅仅是一个 AI 聊天机器人中进行选择,那会怎样?
从弗拉迪米尔·普丁到爱因斯坦,从伊隆・马斯克到玛利欧,不管是虚拟还是真实人物,你可以在 Character.AI平台上和任何一个角色进行聊天。你甚至可以构建自己的聊天机器人,以进行私人一对一的对话或供其他人聊天。
自从 ChatGPT 取得突破性成功以来,许多挑战者都试图夺取其桂冠,Character.AI 也不例外,其对生成式 AI 的俏皮演绎正在帮助它脱颖而出。
Character.AI 使用起来很简单:你只需用电子邮件或 Google 等社交资讯建立一个免费帐户,然后就可以开始与其资料库中的机器人聊天。
Character.AI 网站主页上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聊天机器人,页面顶部的角色类别包括:
若是想要建立自己的机器人,只需点选 「建立」 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即可。使用者可以对角色进行充分的个性化订制,以使他们更符合自己的喜好和需求。需要注意的是,正如 Character.AI聊天介面上方直言不讳的红色警示 「角色说的所有话都是虚构的」,你应该意识到聊天机器人往往都是会出错的。
除了建立角色,你也可以建立聊天房间,邀请多个角色或其他使用者加入群组。这种模式既可以增加对话的趣味性和多样性,也可以让使用者结识更多的朋友。群组模式是 Character.AI 的独有模式,使用者可以看到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和碰撞,甚至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 「火花」。
不同于市面上其他的聊天机器人网站,Character.AI也提供了原创社群,使用者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建立的角色或聊天记录,并获取其他使用者的回馈和评价。使用者还可以学习其他使用者的创作技巧和经验,提升自己的聊天水平和创造力。
总而言之,Character.AI是一个多功能的聊天机器人平台,随着使用者社群和聊天评分系统(允许使用者对角色的回复进行评分)的不断壮大,这个平台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。
03. 20 亿条资讯的背后,是流量的井喷吗?
不难看出,Character.AI 的特色在于让使用者能够与各类角色进行有创意、有情感的对话。提升 DAU(日活使用者数)与发展 UGC(使用者原创内容)是它主攻的两个方向。
DAU 是衡量一个产品是否受欢迎和有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提升 DAU 可以反应出 AI聊天机器人的使用者黏性和满意度,也可以增加使用者的信任和忠诚度。Character.AI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,比如社交技巧练习、语言学习、面试准备、故事互动等,这使得使用者拥有无止境的学习和娱乐机会。
据该公司称,自去年 9 月测试版释出以来,使用者传送了超过 20亿条资讯,平均每天在网站上花费两个小时。创办人认为,对话式人工智慧存在无穷的潜力,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在使用它们时找到意义,无论是提高工作效率、休闲放松,还是找到一个支援你的朋友。
UGC 是指使用者自主创作或分享的内容,Character.AI 让使用者可以创造个性化的 AI 对话机器人。而发展 UGC 可以极大丰富 AI聊天机器人的内容,拓宽对话的深度与广度,也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参与度和归属感。平台目前已经积累了上千万个聊天机器人,并根据型别进行了区分,从网红 KOL到影视动漫人物,应有尽有,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使用者用爱发电创作。
虚拟伴侣是对话式机器人的新一个井喷口吗?国外 Replika AI不止于文字对话,还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捏脸、更换服装、选择声音创造出虚拟人,甚至有使用者宣布自己嫁给平台上的完美虚拟伴侣,因为他们就像异地恋情侣那样互相交流、发照片。
国内虚拟恋人产品 Glow 曾红极一时,虽然目前因研发 2.0 版本而下架,但从各大平台的分享和评论来看其粉丝黏性很高。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和高压的生活下,人们的孤独感是普遍存在的。但 AI伴侣有它固有的局限性,它是虚拟的,而非实体,虚实交错时容易让使用者产生幻觉。Character.AI针对这一问题也在每一个聊天框的上面进行了标注,或许影响了一些沉浸体验,但该举措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必要的。
Character.AI 还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机制,会自动过滤任何 NSFW(不适宜工作环境浏览的内容)。这对许多同类型的 AI伴侣机器人而言,都是不可思议的。Character.AI 也不提供 API,虽然它是开源的,使用者并不能下载它在本地使用。
这可以说是它的优势,也是它的劣势,更或者说是它的特色。
04. 未来,无需无所不能
DAU 指标不是衡量产品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,但对于选择 To C 作为当前赛道和使用者导向作为产品策略的 Character.AI来说,这是值得关注与耕耘的重心。
Character.AI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,虽然月活跃使用者已过千万,但还在谨慎摸索商业模式。创办人深知自己不能与大公司在功能性上展开竞争,也不奢求创造一个让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对话机器人。Character的含义是文字、性格与角色,旨在通过文字创造独有性格的角色。
而未来是否会仅仅停留在 「文字塑造虚拟朋友」 上,相信 Character.AI 会基于使用者的需求,有自己的思考。
在获得更多的融资后,Character.AI 接下来将重点布局 AI的记忆能力,同时用更多的算力帮助使用者找到自己所喜欢的聊天方式与内容,而不是创造一个无所不能的官方对话机器人。
网红宠物视讯 BGM 哈基米之所以能爆火,证明人们的情感联络不在于提供者有多聪明,即使没有语言能力,陪伴与感情依然存在。
当然,目前还只是起点,我们也期待更多 AI + 应用落地。人型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?希望会的。
📍相关报导📍
AI混战!Meta结盟微软推「免费开源」语言模型Llama2!威胁OpenAI、Google
苹果传秘密开发「Apple GPT」!新AI聊天机器人最快明年亮相 力抗OpenAI
马斯克踩着Space上天,再开新公司 xAI 探索「生命的意义」
GPT-4突然变笨?OpenAI被质疑「省成本」导致性能下滑、改变运算模式
Leave a Reply